您现在的位置: 安徽鱼苗|安徽水产养殖|安徽鱼苗养殖-合肥长福来水产  >  行业新闻  >  水花鱼苗"闷塘"怎么办?

行业新闻

水花鱼苗"闷塘"怎么办?

2023-02-07

         鱼苗下塘后全部**或成活率很低,称之为“闷塘”。这种情况在鱼苗生产过程中时有发生,且损害较大,往往使养殖户错过生产时机,造成苗种短缺,影响鱼种生产。根据多年水产苗种培育经验,现将鱼苗闷塘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总结如下。
1、鱼种闷塘的发生原因  
  引起闷塘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,综合起来,有以下四种情况: 
  一是水质原因。这也是主要原因。 
  首先水体过瘦,饵料生物严重不足,鱼苗自身卵黄已消耗贻尽,得不到及时的营养供应; 
  其次,如水体过肥,有机溶解物和饵料生物耗氧较多,同时,透明度小,影响浮游植物光合作用,造成水体溶氧不足,导致窒息**。
第三,清塘药物**尚未消失而引起中毒**。 
  第四,池水水温与装鱼苗容器水温存在较大温差,引起应激**。 
  二是鱼苗体质原因。 
  体质较差,不能适应新的池塘环境,对外界水温等理化因素的刺激较为敏感,同时,索饵能力较弱,易发病**。 
  三是气候原因。  

  突发性恶劣天气导致水质、水温、水流、饵料生物等发生剧烈变化,造成鱼苗应激**。  

  四是生物原因。 

  鱼苗池中野杂鱼、蛙卵、水生昆虫等较多,吞食鱼苗。  
  2、防控措施  
  1严格鱼苗池的选择与整修  
  培育池面积以2~5亩较为适宜,长方形,池深为1.5~2.0米。池底淤泥厚10~15厘米,水萆很少,水源充足,水质优良,无污染,注排水方便。冬季渔闲将池水排干,挖出过多淤泥,清塘消毒,填补塘埂,利用一个冬季的冰冻和日晒,可减少病虫害发生,并使土质疏松,加速土壤中的有机质分解,达到改良底质和提高池塘肥力的目的。  
  2严格控制敌害生物  
  加水过滤以促防止池外有害生物进塘,或者在放养前一天,可用密眼网拉空网1~2次,清除塘中重新滋生的有害昆虫、蛙卵、野杂鱼等,减少鱼苗的敌害生物。  
  3严格检查清塘药物的**  
  当前清塘主要采用生石灰,一般有干法清塘和湿法清塘两种。干塘生石灰用量为60~100kg/亩,带水清塘用量为200-150kg/亩左右。
清塘后5天左右,浮游生物大量出现,使pH值降低,7天后才能稳定在8.5左右,因此,用生石灰清塘至少应在7天后再放鱼苗。
漂**等含氯制剂的清塘效果也较好,药性消失较快,对于急于使用的鱼塘较为适宜,但清塘后也要在3~5天后才能放苗。 
  无论采用什么方法清塘消毒,**的办法是“试水”,将数十尾鱼苗放入池塘中的特制小网箱中观察半天或一天,如无异常,说明**确已消失,可以放养鱼苗了。 
  4严格检查鱼苗体质,正确下塘  
  鱼苗孵化后4~5天,腰点出现,说明膘已充气,鱼苗可以正常平游和摄食,应立即下塘。  
  下塘过早,鱼苗活动能力弱,摄食能力差,会沉入水底而**。  
  下塘过迟,卵黄囊已吸收完,身体会因缺乏营养而消瘦,加之鱼苗在孵化池中逆水游泳,体质消耗很大,成活率低。  
  除通过检查腰点来判断外,还应通过看体色、游泳活动情况进行鉴别。
  5严格控制温差,“缓苗”下塘 
  用塑料袋、塑料桶充氧运输鱼苗,下塘时要经过“缓苗”综合水温处理,即鱼苗到塘时,把装鱼袋或桶放到塘中,待袋或桶中水温和池水温一致后,再放鱼。  
  外购鱼苗下塘时,装苗容器内的水温和池水温差不得超过5℃。如果温差过大,可采用向装鱼容器内慢慢加入池水的办法,使装鱼苗容器内水温缓慢降低或升高,使其接近池水水温后再下塘。  
  6适时肥水下塘  
  鱼苗池清塘后,鱼苗下塘前1周左右,加水0.5~0.6米,新塘或瘦质池塘可以施足底肥(老塘或肥水池塘则勿需投肥),培养鱼苗的天然饵料,使鱼苗下塘后即可吃到可口的食物,称之为“肥水下塘”。  
  肥水下塘成活率高,生长快,饲料周期短,节省精饲料。

推荐信息

热门产品